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有感
阅读次数:
1096
来源:
23C6班
发布时间:
2024-10-12 08:34:35
在炽热的盛夏余温中,我们23级同学于8月17日迎来了又一个MBA新学期,期待已久的《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也正式进入学习日程。作为MBA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课,该课程吸引了诸多同学的关注。
张斌教授是我们23C6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他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生动而引人入胜的授课方式,以及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短短的几次课后就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钦佩和赞誉。
课程的首讲中,张老师首先向我们阐释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基础概念及其重要性。他指出,历史上文王渭水访贤,刘备三顾茅庐都体现了自古以来领导者对人才的重视,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无疑成了企业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随着课程的推进,我们逐步深入学习人性假设与激励理论、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管理等多个知识领域,每堂课程都是一场知识的盛宴。张老师借助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案例分析,帮助我们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认识。他强调,人力资源管理远不止于招聘与解聘员工,还涵盖了组织文化的构建、员工激励与留存、以及人才培育与成长等多个维度。
在探讨人性假设与激励理论的议题时,张老师引入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通过对“如何看待狼性文化?”、“红烧肉的激励”等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得以了解这些理论在不同组织和文化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而理解员工的需求与动机是激励他们的核心要素,而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整体绩效具有显著作用。
本人一直在职业院校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基于以上的学习,在日常的招聘工作中,我尝试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新员工的面试选拔,通过探究候选人的个人需求与动机,以期更精确地将他们与职位相匹配。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招聘的成功率,也增强了新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我还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本单位的员工满意度的调研工作,通过识别并改善工作环境中的“卫生因素”,并增强“激励因素”,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在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方面,张老师强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他解释,人力资源战略应该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匹配,以确保人力资源的配置能够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工作分析理论的讲解,我们明白了工作分析在确保组织效率和员工满意度方面的作用,学习了如何设计工作描述、如何进行工作评估,以及如何利用工作分析的结果来指导招聘、培训和薪酬管理等。
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我始终高度关注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制定工作。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发展战略,我拟定了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该方案详尽地涵盖了人才招聘、员工培训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多个核心领域,可以有效地为新进职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特别是在工作分析管理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环节对于提升团队效能的关键作用。为了更精准地了解各岗位的需求与期望,我着手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工作分析,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范围与期望成果,引入了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清晰理解自己的职责与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张老师教授的知识,比如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确保工作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此外,在人才培育与成长方面,也受到了张老师诸多启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更要能够培养和发展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而言之,在《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慢慢尝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我也坚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继续遵循“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原则为企业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23C6陈滨
图:23C6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