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惯性半径,撕裂舒适茧房 ——再读书的思考
“百战归来,再读书”,一句很响亮的口号,一个很让人反省的话题;我不断的在反思,我为何来学习,为了那一份毕业证?交一些朋友?学一些知识?好像对不惑之年的我而言都不是非常重要。那么,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来上学?这个问题我在其他同学的身上都能找到隐隐约约的答案,而我一直在迷茫。
直至今日班主任让我写篇读书感受时,才再次正视这个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从大学毕业一直从事房地产营销工作,从业20年以来一直以自己在行业中的经验和对本行业的感知度进行模糊的所谓规范化的操作,难有突破。记得有位大师说过“一直在熟悉的领域中打转,如果没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应对每一天的工作,等于没有积累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自己的领域呆太久,思维和视野就形成了定式,当我想要改变、想要破圈、想要自己做点什么的时候,懵了,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今天的坑可能就是别人已经踩过的坑,不知道今天犯的错误可能就是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不知道今天的人生可能就是在重复别人已经活过的人生……
在进入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后,在很多的课程中都能找到我们在实操中的理论支撑,才发现原来所谓的“野路子”都是有理论支撑的,而且是很全面的理论体系,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让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则故事:在亚马孙河入海口处,是一片宽阔浩淼的洋面。一天,一艘轮船正平稳地驶过这里。这时,当船长打算喝水时,才发现船上的淡水喝光了。于是,便向附近的另一只船求救。对方船员看到信号后,用旗语告知船长:“不必惊慌,弯下腰来,就有水喝!”般长将信将疑,最后打了一桶水上来,一喝方知,这水果然是能喝的淡水。原来,亚马孙河的水流量又大又急,早已把入海口处的海水冲淡了。因为我们总是昂着头,迈着焦急而匆忙的步伐,想急切地寻找一个更大更能解渴的水源地。因而,我们忽略了弯下腰来,去尝尝脚下那些流动的,能滋润我们心灵的汩汩甘泉。
说到安徽工商管理学院的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们的专业高度和教学素养,特别是第三学期专业课老师的案例分析、实战讨论以及作业的点评都让我这样的职场人感觉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如果说理论教学是提升思维高度,那么,来自企业的兼职教授则是带领我们领略“江湖风云”,他们会从自身企业出发,结合自身遇到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让每位同学都会深受感动与启发。
自律的意义不是重复,而是改变,是主动撕裂习惯的茧房。“不走万里路,哪来铁脚板”,在我们生命中需要经历奋斗、磨练、挫折乃至挣扎,撕裂舒适之茧,才能蜕变,才能破茧成蝶,才能以坚韧的翅膀飞跃荆棘的丛林,成就美好的未来。在我们工作中需要不断压担子,关键时刻才能不掉链子,正所谓“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在我们学习中需要不断总结自我,更新心智模式,带着问题学、跟着良师益友学、结合实际学,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院对各班同学们的到课要求无不体现在学院的宗旨中,来与不来,心在不在学院无不体现在学习的行动中。班级的李鹏同学由于在外地工作,上课时间又在周末,只能利用周六中午时间与家人团聚,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最近被提拔到合肥某公司任董事长。班级的女中才俊如董艳芬上课都是安排好家庭后第一个到校,撰写的文章也和她一样优秀;吕玉娟今年工作调到了北京,可上课从不含糊不迟到、不早退。优秀的你们无不体现在奋斗中、历练中、蜕变中。
“百战归来再读书,战而学,学再战”对我而言,可能这不完全是一个口号那么简单,我们都知道每次打破自己的过程,虽然伴随的是撕心裂肺的剧痛,但却能从痛苦的煎熬中重新站起,成就更广阔的人生。